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关于开展2014年度教育教学与管理科研成果(总结论文)评奖工作的通知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关于开展2014年度
教育教学与管理科研成果(总结论文)评奖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部门)、教研室、全体教职工:
为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科研工作,提高教职工的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经研究决定,计划在2015年4-5月组织进行2014年度教育教学与管理科研成果(总结论文)评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要求
1.时间范围:2014年度。
2.内容范围:
(1) 教材编写及教材使用改革研究; (2) 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3)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4)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模式探讨
(5)管理(领导)科学与德育(含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6)立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7)各学科的科学技术理论及推广应用研究;
(8)招生与就业服务工作研究; (9)校办产业经营管理研究;
(10)校内外实习基地(含实验室)建设研究。
3.论文字数:在3000—5000之间。
二、申报时间、地点
1.申报时间:自本通知公布之日起至2015年 3月31日止。
2.地点: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电话:2394258)。
3.联系人:卢振林
三、评审及奖励
1.评审时间:2015年5月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
2.奖励设一、二、三等奖,按收到论文数量和水平具体确定。
3.获奖者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按学校有关文件)。
4.获奖成果或论文学校将向高一级评选机构或刊物推荐。
四、写作要求
1.选题要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主题要新颖、简洁。
2.观点要明确,层次要分明,论据要真实,论述要充分。
3.格式要规范,每篇论文必须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引文必须准确。
4.论文应另设封面(1份即可),封面标注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与所在科室部门、职务、职称。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
5.论文用A4纸、小4号字体、双面打印,一式7份,并发邮件至gxqznxjys@163.com,由教研所存档。
6.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2人, 杜绝署名“搭车”现象(即没有参与写作的不得署名)。超过2人和存在“搭车”现象的,取消参评资格,并在全校公开点名批评。
7.文章应是作者本人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或思考的真实反映,应亲笔写作,引用别人的原文应注明出处;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并在全校公开点名批评,视情节轻重,扣年度考核总分2-5分。
注:“抄袭”与“引用”的区别:“引用”应是观点的引用或少数句子的引用,并且在引用过程中赋予自己创新的观点或说法,此外,引用原则上不能超过本文全部内容的30%;“抄袭”应是指整句、整段话句的抄用,并且是原文的完全抄用(没有改变提法或赋予自己创新的观点),此外,引用数量超过了本文全部内容的30%。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
二○一五年一月十五日
附:参考研究内容:
(一)学校管理
1.如何培养和提高教职工的素质能力 2.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职工的培训工作
3.如何加强和改进校办产业的经营管理
4.如何正确评价教职工的工作绩效,以调动和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如何创建平安和和谐校园
6. 如何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7.学校核心竞争力如何定位、怎样培育
8.如何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或科学发展
9.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新型、科学的教职工教学质量、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10.新形势下如何探讨新的办学模式(如订单办学)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如何加强和改进农牧场教学科研、提高科学生产技术推广实效的探讨
2.提高校企合作力度的探讨或研究
3.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4. 如何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5.对提高中职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探讨
6.如何激发厌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7.提高学生参与全区、全国各项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与效果方法探讨
8.如何加强和改进体育课教学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引导体育与健身和谐开展
9.如何加强专业的现代化建设,创建品牌专业、品牌课程
10.如何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1.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纬躺柚煤腿瞬排嘌J降奶剿�
12.如何开发和整合选修课以及正确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
13.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
(三)学生管理
1.“九联班”、“田园班”等校企合作班级管理工作特色及工作探讨
2.主题班会的设置、开展及实践探讨
3.网络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变革与创新
4.如何管好、用好国家助学金并引导学生珍惜机会,合理使用,认真学习
5.学生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7.如何切实贯彻德育为首、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基本方针
8.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关系
9.如何开拓创新和有效地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10.如何加强和改进对特困生的帮困助学工作,创建温暖或爱心校园?
(四)招生、培训与就业服务
1.招生工作改革与创新探讨 2.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从事和适应非专业的职业问题
3.中职生就业心态与教育引导对策 4.如何开拓培训市场、扩大培训规模
(五)科研推广
1.如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如何促进科研的实效化